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誰的
⠀
毛澤東提出“發展體育運動,增強人民體質”是1952年。
黨和政府曆來十分重視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。新中國剛一建立,毛澤東同誌就針對當時學生的健康狀況,指示時任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先生:“要注意健康第一,學習第二”,並強調“全國一切學校都應如此”。
1951年1月15日他再次致信馬敘倫部長:“提出健康第一,學習第二的方針,我以為是正確的。”1952年,毛澤東同誌又題詞“發展體育運動,增強人民體質”。
毛澤東同誌和當時的其他中央領導同誌還多次強調,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,保證青少年的健康成長,並積極倡導勞衛製,開展群眾性的學校體育活動。
⠀
發展體育運動,增強人民體質題詞的背後
1950年春,新學期開始以後,北京的各大高校進行了一次體檢,這次體檢除了常規檢查項目外,還增加了胸部透視一項。體檢結果出來後發現,學生健康狀況較以前有很大退步,特別是透視結果顯示出患肺病人數有所增加。其他疾病如神經衰弱、胃病等也不在少數。很多大學生反映他們會感到疲乏精力不濟,學習效率不高。此次體檢反映出來的學生健康狀況引起了大學領導的重視。
經過調查,各高校總結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幾種原因:一是課業負擔過重,沒有適當休息。一般學生學習時間,每天均在9、10個小時左右,理工學院某些係級竟達11、12個小時。因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,所以製訂了分量很重的學習計劃。由於學生要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,從而導致他們精神非常緊張,過分勞累,並且沒有足夠的休息和營養,體力衰弱的就不能支撐。這種情況一般反應睡眠時間不足,如北京大學每天晚上11點半熄燈,但在早上6點甚至5點半就有學生起床開始學習。雖然學校規定了午睡時間,可是大部分同學並不休息,到了晚上還在開夜車。學校內的團幹部除保證學習時間外,每周還需花10到20個小時在工作上,所以團幹部健康狀況更差。二是長期營養不足,大部分學生身體衰弱。一般學校夥食是65斤至75斤小米,副食以蔬菜為主,每星期有一、兩次肉類或蛋類。據校醫說,這些夥食的營養供應每天8小時的工作是沒問題的,但是如果要支撐學生高強度的學習就不夠了。在評議助學金中,有些黨團員學生覺得現在國家財政困難,所以即使身體很弱,家庭無接濟,也隻申請乙類助學金。絕大部分同學並沒有抱怨,覺得國家財政困難,苦一點是理所當然的。三是環境衛生注意不夠,疾病傳染速度快。入學時因檢查不嚴,使有輕微肺病的同學與健康的學生一起生活學習。因為沒有及時注意其病狀發展,體弱的同學就更易被傳染。
在對各高校進行調查的同時,北京市青年工作委員會也對北京市男二中、女一中等七個中學的學生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。那時,學生的主食是小米麵、高粱米,副食主要是蕨菜,青菜很少。由於學生的營養跟不上,常常不到吃飯的時候就感到饑餓。男二中710人中40人有胃病。中學的宿舍很擁擠,有病的同學不能及時隔離。育德中學宿舍房屋很老,棚頂直往下掉土,新生中女同學四五人住一間小屋,晚上怕蚊子不敢開窗,天氣熱、空氣不好,加以臭蟲咬,睡不好覺。平民中學的宿舍、教室都有臭蟲,必須常常用開水燙。在此次調查中發現有的學校根本沒有校醫室,有校醫室的也隻有幾種最常見的藥品。隻有少數學校比較充實。因為營養不好,衛生設備不夠,再加上功課重,同學健康狀況也不是很好。
1950年6月14日,中共北京市委青年工作委員會向市委作了《大學同學健康生活情況》和《中學同學健康生活情況》的報告。北京市對大中學生的健康狀況非常重視,將這些報告上報給教育部,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將此報告又上報毛澤東主席。在6月19日,毛澤東主席致信馬敘倫,他在信中指出:“此事宜速解決,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,學習第二。營養不足,宜酌增經費。學習和開會的時間宜大減。病人應有特殊待遇。全國一切學校都應如此。高教會已開過,中小兩級宜各開一次。”
1951年1月11日,中共華東局向中央報告關於學校工作的電報,其中第三項中提出:“由於國民黨長期反動統治的結果,學生體質孱弱,患病者很多。但新中國成立以來,各地亦未能很好注意‘健康第一,學習第二’之原則,因此造成公立學校(學生)之體格最差,大學較中學又差的現象還嚴重存在……應按華東高教會議的規定,適當減少正課時間,照顧學生健康需要。”毛澤東看到這份報告後,立即批示“這是正確的”。為此,他再次致信馬敘倫:“關於學生健康問題,前與先生談過,此問題深值注意,提議采取行政步驟,具體地解決此問題。中共華東局1月11日電報一件附上請查閱,其中第三項即談到此問題,提出健康第一,學習第二的方針,我以為是正確的。請與各副部長同誌商酌處理為盼!”
1952年6月20日,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題詞“發展體育運動,增強人民體質”。
學生的身體健康牽動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,同時北京市的領導們也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,如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,成為擺在大家麵前的重要議題。在實行逐漸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、增加助學金、提高學生的夥食和衛生狀況等措施的同時,1951年1月31日,北京市體育分會、青年團北京市委製定了《體育鍛煉標準》,在北京四中、清華大學等校試行。製定《體育鍛煉標準》的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地鼓勵學生經常參加鍛煉,逐步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,並使其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。《體育鍛煉標準》實行一段時間後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。1952年6月20日,毛澤東主席題寫了著名的“發展體育運動,增強人民體質”,這既是毛主席對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期望,也是他想通過體育運動,達到增強國民特別是學生身體健康的由衷心願。
#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 (0条)